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 徐惠彬,1992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与导师Müller教授一起揭示了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滞后本质,被同行学者称为“理想伪弹性Müller-Xu热力学理论”。1993年回国到北航任教。兼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领导团队先后获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1962年5月生,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金属增材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永利官网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级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首批全国创新争先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终身成就奖等奖励和荣誉。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方向:磁性功能材料及晶体生长
个人简介: 1968年生,安徽无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3年和1996年于北京科技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和2006年先后为爱尔兰Trinity College访问学者和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固体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
科研方向:主要从事非晶合金等非平衡金属材料的形成、制备及物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个人简介:张涛,国家级领军人才、教育部“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从事非晶合金等非平衡金属材料的开发、制备、物性等方面的研究,提出高性能非晶合金及高熵合金相异相似元素合金成分设计理论,发现多种高非晶形成能力及高性能合金体系。用于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具有高强度、低铁损、低磁致伸缩软磁非晶纳米晶合金以及用于耐蚀涂层的高耐蚀非晶合金等研究成果有望或正在实现规模化应用。发表SCI论文300多篇,被引用20000余次,授权专利100多项。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于荣海,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磁性功能材料和储氢材料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30余项。在国际刊物发表SCI学术论文200余篇, 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 担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编委, Nature’s Group 学术刊物《Asia Materials》编委。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孙志梅,女,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3月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2-2007年先后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瑞典Uppsala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7-2013年在厦门大学304am永利集团官网任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8月至今在304am永利集团官网任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材料电子结构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及相关实验,在半导体材料和高温结构材料等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PRL、PNAS、JAC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被SCI引用10000余次;论文被Nature作为Research Highlights介绍,被Nature Materials在News & Views栏目介绍;出版专著《先进材料的计算与设计》(科学出版社),授权8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批软件著作权13项。 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国家级与省部级青年基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专项分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分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与实验团体标准委员会材料基因工程领域委员会委员、《永利官网学报》第五届编委会副主编、IET Nanodielectrics等国际期刊editor、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基因组分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等。 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
科研方向: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防护涂层;先进高能束流表面改性。
个人简介:郭洪波,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01年-2006年,在新加坡、德国和日本工作。从事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功能涂层研究,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担任材料智能设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 赵立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2009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 2009-2014年,先后在法国Universite Paris-Sud 和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职北航。主要研究兴趣:开发宽温域高效温差发电和热电制冷材料。已发表350余篇研究成果, 被引用4万余次,单篇最高 >5000次, H因子9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探索类专项等项目负责人。目前担任<Materials Lab>期刊创刊主编(http...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杨树斌,男,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200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304am永利集团官网,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7-2014.2年先后在德国马普聚合物研究所和美国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3加入304am永利集团官网。研究领域为二维新能源材料,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0余项;在Nature、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万余次;其中制备二维材料的拓扑转化新方法被Nature专题评述:“是将二维材料推向市场的关键步骤”。授权国际PCT和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部分在新材料(济南三川等)和新能源企业转化应用。
科研方向:
个人简介:水江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先后于天津大学(2000年)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2010年)获双博士学位,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2010-2013年)和凯斯西储大学(2013-2014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经历的研究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目前研究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主要包括制氢催化剂、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迄今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Science, Nat. Nanotech., Nat. Catal.,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持中组部青年项目(2015)、科技部氢能重点专项课题(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 2019)和地区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课题(202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课题(2020)。担任《Nano Research Energy》期刊青年编委,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氢能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发动机分会委员等。